一直都不是一個執著的人

就算是想要的東西 也不會執著一定要得到才罷休
這好像是一個循環

知道不一定會得到 然後 就選擇不強求什麼
久而久之 把自己變成什麼都不是很想要的人 (或是不敢要的人)
好像 得到什麼 得不到什麼
人生還是不受影響地繼續過下去

一直不是很了解這個模式是從何開始
又是怎麼演變地如此劇烈

就像一休的 [豆豆豆 登!]一樣
某天早上我懂了

前情提要

嘉義的家是公寓式
以 [工] 型為建築理念
所以根據聲音的原理
樓層間的聲響往往有放大效果
一絲不露地傳到其他住戶耳中

二樓有一戶人家
耳測似乎有兩個小孩 一個約莫小二 一個只會哭
目前是由奶奶獨自隔代教養中
因為父親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久前 在早上鬧鐘響後沒多久
突然間 傳來哭喊嘶吼聲
原本以為只是小孩任性不上學 鬧脾氣
然後 開始了一連串的

[我要爸爸啦!]
[我不要妳(奶奶),我要爸爸啦!]
[你給我爸爸的電話,我要叫他回來啦!]
[同學說我沒有爸爸,我要爸爸回來啦]

是哭聲夾帶著吃奶力氣 或是戲劇化一點 就是痛徹心扉的吼聲
不斷哭喊著 不斷要求著 怎麼也不放棄的執著

奶奶無法回應
只能用強硬的態度逼他上學去
然後
一片寂靜

身為從小跟爸爸不熟的單親家庭獨生女
回想起在國小有自主想法以後
我好想好想要有一個完整的家
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但是這個念頭不能說出口
因為只會為難媽媽 只會讓媽媽難過
所以不能說 不許說
只能偷偷的想 偷偷的哭
然後學習忘記 學習隱藏
練習著說 自己不想要 自己不需要

好像就真的忘記了 不見了 不要了

我也忘記遺失了想要的力量
遺失執著的堅持動力

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說
得不到也不會怎麼樣 就別要了吧
對人事物都是這樣

通常不是負面思想做結論的某人
要說

如果知道自己是誰不會讓你向前
但是知道自己屬於誰 跟 擁有什麼 卻是驅動力

每一次工作到想要崩潰的時候
就會想 這麼討人厭 跟歇斯底里 好險還有上帝愛我

每一次打開錢包不用擔心害怕沒錢用
想吃什麼都可以 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每一次 躲進烏龜殼中時
有你們的愛
就覺得 又充滿了力量向前 充滿了動力學習去愛
為你們執著一點 再努力一下

當接納了自己的不完美
因著自己是自己而開心 快樂 感謝上帝

讓我們一起舞動人生
就算明年聽不到跳針的last christmas
好險我有你們

新的一年
繼續在人生的路上盡情撒野吧!
喔耶!

老師評語:首尾不呼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m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